67书吧 > 唐时归 > 第三十六章 上达天听

第三十六章 上达天听

推荐阅读:弃宇宙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

一秒记住【67书吧 www.67book.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屈突寿也顾不得水的温度了,下意识就去捧锅底那层白花花的盐,结果被残留在锅内的开水把手给烫得通红,屈突寿赶忙收回手来,但仍然一脸晕红,激动道:“可以呀,可以呀!”

    至于他可以的是什么,陆绩也不知道……

    陆绩看着他手上那以肉眼可见速度快速鼓起的水泡,嘴角不由得抽了抽道:“呃……姨夫,要不咱先把手给处理一下?”

    屈突寿被这么一提醒,手上这才来了疼痛感,顿时一脸龇牙咧嘴。

    陆绩一脸鄙夷,就这还能撕狼毙虎呢?

    进了房门,唤来了个丫鬟给屈突寿换上了烫伤药,两人这才继续聊了下去。

    屈突寿把两只烫伤的手高高的举起来,活像是在投降一般,陆绩都快乐的绷不住了,但他却浑不在意的说道:“三郎啊,制盐之事功在千古,于我大唐西征更是有利,单凭此事,怕是连陛下都要感激于你。”

    “受皇帝感激”,这是一个很吓人的话题,陆绩听得都吓了一跳,他也不知道屈突寿是不是被烫傻了才说出这种不敬君上的话,抛却知识产权不讲,他只不过是做了简简单单地提出和蒸馏罢了,这么一个初中生都懂的简单化学实验,就足以造福天下,可见理工科人才在大唐是多么的稀缺。

    若来个理科生,恐怕怎么着也比自己混得好吧……

    就在这时,吴芸领着几个侍女端着饭菜走进了房门,看到屈突寿两只被包的和粽子一样的手,吴芸也是吓了一跳,连忙问道:“将军,你这手是怎么了?”

    屈突寿开怀笑道:“无妨无妨,就是被烫了一下,你有一个好侄儿,啊不,是咱有一个好侄儿啊,他还真能从盐土里练出好盐来呢,以后让仲翔少在外面瞎混,多跟他表哥学学,诶?说到这臭小子,他人呢?”

    吴芸自然不敢说屈突仲翔又跑出去玩儿了,赶忙打岔道:”管他干嘛,我们吃饭、吃饭。”

    听到“吃饭”两个字,还没来得及怎么消化的陆绩脸一下就垮下来了。

    …………

    屈突寿说的没错,李世民还真应该感谢陆绩。

    太极宫山水池阁外的草地上,李世民身着一件明黄袍衫,折上头巾,正屈腿盘坐在蒲团之上,面前的桌案上摆着一副墨迹尚新的图纸,袁天罡正侍立在一旁。

    “将大明宫南苑的太液池缩小一倍如何?建造一方水池,恐抵宫殿一顷,花费太大了。”李世民轻轻敲着那幅图纸。

    袁天罡上前探头看了看,思忖了片刻这才道:“陛下,‘山环挡风,气不散,有水为界,气方止’,这太液池乃是聚气之所,微臣已和工部的大人们反复确认和修改过了,这已是最简方案,实在不易改动了。”

    大明宫啊,是李世民的另一块儿心病。

    为了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李世民费尽心思为老爹李渊修了这间避暑的宫殿,想要借此向全天下人彰显自己的孝心,可是这间宫殿刚刚动工不久,天灾人祸便频繁不绝,世界上或许有些事用钱办不到,但有些事想要办成却一定离不开钱,比如这件事,刀剑和皇威都已失去了作用,缺钱的李世民忽然觉得一股深深的无力感袭上心头。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皇帝也不例外。

    或许有人会说,没钱还建什么呀?停了不就行了吗!

    事情哪有那么简单,为了让老爹在有生之年及时入住,大明宫的修建足足调集了数万名民夫,这些民夫抛家舍业放弃农耕的跑来给你建屋子,结果你一句没钱不建了就把人家给打发了,那人家回家对着光秃秃的地吃什么?况且近几年地里收成不好,你就算赶人家回去,人家也未必乐意。

    所以说,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当个好皇帝就更不容易了,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任性。

    看着桌案上大明宫辉宏的图纸,李世民心里却升不起任何自豪之感,皇帝不好当,任何一砖一瓦下所花的银子都让李世民感到一阵肉痛,心里一阵懊悔,你说当时怎么就鬼迷心窍了呢?

    “为了修这大明宫,朕召集了四万多名民夫,征了十五州的税款,这是朕这些年干的最奢侈的事了,可现如今南方闹水灾,中原干旱,北边的薛延陀虎视眈眈,处处需要用钱,这大明宫的修建又停不下来,简直就是骑虎难下,朕不管什么风水不风水了,尔等速速从新修改一番图纸。”李世民眉毛一横,径直下了命令。

    天下英雄,唯世民与操耳。

    这是李世民展露性格的一句话,他是曹操,不是刘备,“计将安在”从来不是他的口头禅,他是一个果敢且坚毅的决策者。

    袁天罡立在一旁不说话了,他也深知李世民的性格,况且和天下民生、军国大计相比,区区一个大明宫的确不值得花那么多的银子。

    正在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一旁的石子路上回荡着,李世民心头愈发沉重,他的感觉向来很敏锐,在皇庭内院,如此急切的脚步声,必然又是什么大事。

    一道身影快步走上前来,战战兢兢的跪下,是一名宦官。

    “启奏陛下,房相和长孙大人携尚书省急奏禀报。”

    “哦?这两个老家伙大晌午的跑来找朕何事?殿里闷热,宣他们来这儿吧。”李世民微微有些狐疑。

    不一会儿,房乔和长孙无忌迈着轻快的步履,踩着松软的草地就来到了李世民面前。

    待两人参拜行礼过后,李世民挥了挥手示意二人平身,笑道:“又有什么要紧事儿吗?不能明天早朝汇报,非敢在这大晌午的过来,大热天的闷出不少汗了吧。”

    房乔和长孙无忌对视一眼,两人是老搭档了,房乔这才往前迈了一步,缓缓道:“陛下,尚书省上午接到洛阳府折冲都尉屈突寿急报,言称有人可以在盐土中提炼出精盐,现已附上了详细的制盐方法。”

    “什么?”李世民呆坐片刻,一时间还有些反应不过来,但李世民并不是不识人间五谷的富贵皇帝,也不是愚昧无知问出“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李世民忽然一顿,接着神情怔忪起来,两眼渐渐放出骇人的光亮,呼吸也不自觉地急促起来。

    “从盐土中取盐?取出不会令人中毒的盐?”李世民激动地问道。

    “是的陛下,不仅不会使人中毒,而且是精盐是好盐,要比百姓平日里食用的青盐还要好上几分。”

    “那我大唐岂不凭添盐田万顷!”李世民猛然站了起来,兴奋之下振臂大喊,陡然提高了好几个分贝。

    长孙无忌这时笑意盈盈地走上前来,拱手说道:“臣和房相粗略估计,若此法能够推广,我大唐的盐产量可以提高数十倍不止,北方百姓和辽东将士再也不用受贫盐之苦。”

    “不不,陡然开这么多盐田并非良策,若是如此,对于南方产盐业必会造成致命打击,引起不必要的动荡,况且还会影响税收,于国于民无益,开盐田一事,你俩和尚书省好好商议一番,再做定夺。”李世民冷峻道。

    他不仅仅是个果断的决策者,同样也是个冷静的决策者。

    在逆境和冲击中保持冷静不容易,在顺境和天降好事时能保持冷静的分析却更为难得。

    李世民在松软的草地上踱了几步,这才慨叹道:“此法既成,不仅仅能解决百姓和将士们的贫盐之苦啊,若是开了盐田,不仅不用占用耕地,而且可以解决饥荒百姓的无田可耕的情况,于北边军中,我们还可以就地制盐,然后转而重再卖给胡人,等他们吃惯了好盐了,一旦作战,就立刻断了供货,如此一来……”

    李世民没有继续往下说了,但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是聪明人,聪明人一点就透。